以前台灣只有哈日
後來出現了一個分界線
大長今
不但讓韓國進入我們視野
產生很大觀光效益
隨後韓星
更打破我們對瞇瞇眼的審美
〈從T-ARA看舞台背後〉
〈舞台最高境界〉
觀察了「韓」流的形成
原本我不期待
有人仿效韓國培養巨星
直到2024年一場朋友餐敘
我接觸到第五屆〈乘風破浪的姐姐〉
也就是謝金燕那屆
從很多不熟悉的相見歡
分組展現團隊合作精神
又再拆開
顯示彼此獨立的潛能
在舞台跟票選上
與韓國當年選秀節目很像
前幾屆也不少赴韓發展的藝人
在節目裡大放光芒
又融入了近年流行的實境型態
創新上
芒果TV則不走選秀
用30+當作門檻
要讓姐姐們
用自己的資歷挑戰唱跳
用汗水去站上絢麗的舞台
30+的預設
其實姐姐們本身就自帶人氣
很多還是業內評審等級的人
說是要接受觀眾跟評審的考核
不如說是在這些厲害的同儕中
真的丟不起臉
![]() |
節目宿舍練舞的王心凌 |
台灣也有藝人曝光
最經典的是第三屆的王心凌
國小跟國中的畢業旅行
總是令人難忘
不過通常不是真的多好玩
而是聚首三年的同學
總是制服跟課堂的印象
在畢旅那段時間
才能打破限制
能不談課業還一起夜間部
浪姐的實境很徹底
也激起各路粉絲的好奇
原來鏡頭外幕後花絮這麼精彩
持續兩個多月的動態
節目又故意
讓資源只能隨機取得
對不是本行的參賽者來說
不但又驚又累
很多時候更像被打回素人
也考驗臨場跟學習心態
![]() |
陳麗君驚豔四座的初舞台 |
我看的那屆2024
陳麗君出場很突出也特別
一度她身邊的人也懷疑
傳統戲曲竄到流行殿堂裡
蹚這渾水做什麼
但陳麗君很堅定
會用戲曲為現代表演增色
果然陳麗君依靠戲曲的底
讓自己更加分
很快成為隊長
比賽結束後
越劇專科學校報考率暴增
這個仿效韓流的舞台
幾經廝殺、快意恩仇
默默留下了各路印象
王心凌再度爆紅巡迴
鐵粉那句「我們是老了,不是死了」
大家都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