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合作16年的甜姐兒〉
我知道台下是有默默努力的公司跟歌手
接觸他們特殊的宣傳管道時
一個陌生又熟悉的聲音
把我拉到錯亂的記憶中
這聲音唱紅不少歌
卻又不是這首歌
還好七郎出道唱的〈一卡手指〉
陳一郎也唱過
(只是歌詞有些差異)
剛好可以讓看倌兩相比較
讓我記憶產生火花的原因
這種嗓音、頻率
背後不少大咖
例如黃西田
但七郎的較為清亮
又例如陳百譚
卻沒有陳這麼圓潤
但此相似度已足借力前輩
金錢的借力是槓桿
學歷的借力是名校
名嘴找模特兒借力
歌手找名曲借力
模仿也是種借力
前輩帶晚輩
伯樂是否幫千里馬借力?
聲音是歌手的重中之重
除非選擇另一個職能
若選擇了唱歌
聲音似乎又注定了
在前輩們努力的經營下
借力固然喚起美好回憶
猶如攤開台大的畢業證書
吸取注意力後
如何與前輩當年一樣
令人感動與認同
在他們已然屹立的大山之下
這將不太容易
需要些突破跟改變
所幸江山代有才人出
我們可以洗耳恭聽
嗓音雖天賦不變
戲法卻人人會變
同中求異
尋找自我定位
這是抉擇還是努力?
異中求同
用借力來合作
或許還在新時代光復了舊情懷
這是抉擇還是努力?
七郎30週年演唱會
一開場帶來沈文程〈漂泊的七逃人〉
這聲音又多像一個人了
2017開始研究香港,很好奇為什麼香港富豪就是比台灣高一級,大家所熟知的李嘉誠自然也是研究對象之一。
很多人以為李嘉誠是投資房地產起家,其實非也,就連搞預售也不是李嘉誠的套路。最早期他也是開工廠,為了接訂單,常常要接待國外客戶,甚至遠赴歐洲學技術,所以早期被稱為「塑膠花大王」。
認真研究巴菲特,其實買下波克夏後的巴菲特根本不用研究,因為巴菲特自己都承認若非資金太大,他會用早期的方法投資。認真研究李嘉誠,也應該將事件編年排序才能理出頭緒。簡要歸納幾個外界常常忽略的李嘉誠。
嘗試比較
1.做塑膠花跟工業大樓是有重疊時間的,早在1958年李嘉誠就開始購買廠房出租,這才有了製造與營建,不但可分散,也可更真確比較兩者利潤。凡是教你一招打天下,不用犯錯就成功的,都是騙子。
高點策略
2.股市一片大好要投資什麼,1972年一堆華資企業在香港掛牌,當年長江實業掛牌迎來65倍超額認購,李嘉誠沒有繼續投資股市,反而大肆從市場印股票換鈔票,現金注入他自認獲利最豐的地產開發,同時有七筆土地在興建,而且馬不停蹄,接續在英國倫敦跟加拿大都掛牌上市。為什麼李嘉誠要這麼做,因為那時長實年收租390萬,但實際營利卻高達4000多萬,這才是他當時週轉最高且控制力夠的商業模式。一邊是高本益比的募資來源,一邊是水泥變黃金,這一進一出真的很嗆。
穩健金流
3.「穩健不忘發展、發展不忘穩健」,這是李嘉誠的口頭禪,蓋大樓的厚利,沒有把李嘉誠吞沒,他依舊持續增持穩定租金收益的樓盤。根據我的換算,剛上市時的長實,大概有十分之一101的租賃面積,躲過石油危機股災後的1976年,四年時間,面積增加超過16倍達到1.6棟101租賃面積。如果所有生意人一輩子至少有一次發達的機會,李嘉誠是非常少數懂得踩剎車的那個,確保過彎不死。
身段柔軟
4.香港中環如同台北信義計畫區,當初這地段港鐵共構車站建造權投標,共有30家企業投標,附近大樓一向是置地的天下,李嘉誠花很多心思揣摩開標者需求,不但脫穎而出,還擊敗老大哥怡和置地,跌破所有人眼鏡。順風順水依舊能站在別人的立場思考,這是長實多年與其他公司,聯營開發土地所養成的柔軟身段。這樣的柔軟,也體現在九龍倉事件上,李嘉誠非常早就布局低價的九龍倉,備以取得經營權,在參與匯豐協調後,決定割愛給包玉剛。然而中環站的得標並非博取虛名,它將與九龍倉的成人之美,一起引爆長江實力。
|
1980年代的怡和中環總部大樓(中間) |
保有充足資金
5.1979年定是李嘉誠重要的一年,石油危機造成投資失利的和記黃埔,無法繼續支撐,匯豐最後決定,把抵押的22.4%和黃股票賣給李嘉誠,香港四大洋行之一的和黃,正式易主。當初李嘉誠的割愛起了關鍵作用,包玉剛投桃報李,加上前一年賣九倉套現港幣3億,也是匯豐買家名單中的重要人選。同一年,長實租賃面積達到2棟101加上2棟85大樓,正式超越置地成為新地王。累計持股青洲英坭也達到入主門檻,於是黃埔港與水泥廠的大片土地,一下子都成了李嘉誠的開發腹地,李嘉誠也因此又踏入一個新領域—貨櫃碼頭業。
除了出手就是準備
6.1980跟1981年,市場又迎來了大牛市,前幾年投標失利又痛失九倉的怡和,開始大舉投資以利滾利,李嘉誠卻很收手,轉而在故鄉蓋醫院跟在汕頭辦大學。李嘉誠自言,上班一半的時間都在研究市場上公司的真實價值,因此值得購買的價位了然於心,關鍵時機,遇到對的求售價格,他都能快速決定。至於其他熱鬧的買賣喧囂,都是雜訊罷了。當初花6.4億買下的和記黃埔,透過自身擅長的開發營造,光黃埔港住宅建案獲利,李嘉誠就可以全資買下兩間和記黃埔,其低買高賣之能力,堪稱經典。(1988年黃埔花園房價,是2020現在的1/12)
|
當時的紅勘黃埔碼頭 |
低調
7.低賣高賣另一個重要原因,也是他一直告誡兒子的—低調。要便宜買進資產,絕對要夠低調,同時快速準確。當年包玉剛入主九倉,原本可能8到10億就可以完全控制,卻因為包氏不察,讓怡和有時間部署反收購,最後一哩路必需高價徵求委託書多花了21億,比李嘉誠控制和黃還貴。當時包玉剛是香港華人首富,但再幾次這樣來回,首富一定要換人。
本文僅先針對1980年代前後,兩次股災下李嘉誠的應對進行整理。1985年長江集團又以現金充沛的和黃買下怡和求售的港燈,同年標得香港6號碼頭,佔有香港半數以上貨櫃碼頭,到後來發展成遍及26個國家、52個港口、287個泊位的碼頭大王,這又是後話了。
|
1978年香港上市公司市值排行 |
一首歌沒編曲會怎樣?
真的就像清唱
然後旁邊一位鋼琴老師
而且鋼琴老師還是單手
沒有其他背景飾音
商業樂曲需要熱鬧
但MTV卻經常沒有編曲者
使編曲人成為正港「幕後英雄」
高中時音樂課
老師要大家唱歌演奏隨便選
我自認歌喉不好
就選了鋼琴演奏
其實我完全不會彈鋼琴
偶然在妹妹電子琴上發現
有一首歌可以用黑鍵彈完
那就是蔡小虎的〈春夏秋冬〉
〈春夏秋冬〉就是張振傑老師編曲
後續編了多首蔡小虎的歌曲
從2005年〈蝴蝶夢〉開始
更是連續十年主打歌
都出自張振傑老師之手
其中〈愛情爐丹〉、〈問感情〉
都為人熟知
編曲需要對一首歌完整理解
才能釋放曲風
張老師可說是動靜皆宜
1997年〈愛情切啦〉
MTV終於出現張老師的名字
這也是首非常吃編曲的歌
不知道大家信不信
人的成功是有爆發點的
時間一到,氣勢噴發
2005年張老師的作品
蔡小虎的〈蝴蝶夢〉
是主打歌並且走紅
同年陳雷的〈愛情衝衝衝〉
也是主打歌,不但紅
還是連續劇「野球風雲」的片頭
同年孫淑媚的〈愛到砍站〉
也是主打歌
還是連續劇「台灣龍捲風」片尾
就連片頭也讓〈無情風雨〉包辦
孫淑媚還以此專輯
拿下第16屆金曲獎最佳台語女歌手
好的編曲既然重要
自然也須重金禮聘
2009年比賽出身的徐紫淇
終於盼到出唱片
東家音圓是伴唱界大咖
一張唱片砸千萬製作費
八首歌有六首編曲自張振傑
其中〈平行線〉是客語歌
創造了前所未有感受
好劇可讓主題曲爆紅
爆紅的主題曲餘音繞樑
其記憶直可跨世代
原唱也因此奠定不敗地位
早期金庸跟瓊瑤
幾乎是戲劇的暢銷保證
劇中演員即偶像
片頭片尾也立刻爆紅
影音合一後
故事替歌曲添色
樂曲替畫面加分
對歌來說
多了戲劇的觀眾群是好的
有了戲劇洗腦式的播放
更是感激不盡
難道這樣的結合
歌曲是來蹭飯的?
其實戲劇無法沒有歌曲
回想歌仔戲、布袋戲就知道
甚至布袋戲
角色還有自己的主題曲
連續劇則以片頭片尾或BGM
補償了這塊
就算歌曲來蹭飯
這兩年新拍戲劇
相隔20年有餘
竟不約而同沿用舊曲
新倚天屠龍記
新白娘子傳奇
音符跳動間
讓人立刻回到
周海媚還是周芷若的年代(周華健–刀劍如夢)
及千年一遇西湖絕美(高勝美–千年等一回)
這時才驚覺
戲如紅顏、曲如老酒
P.S.
其實周華健很幸運
〈青蛇與白蛇〉也是找他主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