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籤詩〉的悠揚樂聲中
我突然想知道
是什麼讓歌曲情緒濃而有韻
編曲好?歌詞美?MV吸睛?
我覺得多少都有影響
不過「共感」也是原因之一
因此愛情是歌曲的常客
酸甜苦辣各自買單
日月星辰也常被提及
成為一種媒介
這種借物抒情
使用的方法就是比擬(轉化)
最直接容易理解的
就是「擬人」
共感物被賦予人的特質
小孩就能理解的概念
用在大人世界
則是期望被理解的投射
戴梅君早期歌曲此法很少
直到2011年
郭之儀老師的〈問籤詩〉
「月娘啊~請祢指示/保庇」
傾訴之情溢於言表
後來楊靜同名歌曲亦難超越
隔年〈三更暝半〉
再度出現此法
將女人的命運比喻為船
「親像海中船 一生活在海中央」
船像人,有所感慨
人也像船,無從選擇
可見有些比擬
物變人與人變物
之間似乎很藝術
同張專輯中的〈夜孤單〉
「日不知夜的孤單 星不知月的無伴」
也是一種賦予感情的擬人
眾所熟知的物
被重新詮釋而讓人再次融入
人變物,比較明顯的
2015年戴梅君《公主時代》
其中〈落葉〉
「阮親像片片凋零的落葉」
人依落葉,借情飄零
只是更早以前
張秀卿也作詞了一首〈落葉〉
結構更為出彩
就留待看官親自體會看看
![]() |
歌曲請點圖片 |
通常教科書
會直接跟你說這是轉化修辭
又分為擬人與擬物
然後分別舉例
考試100分
但知道跟學到跟體悟到
非常不一樣
相隔比你想的還要遠
◎作者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