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3日 星期四

存股跟買房 文/杜偉新

在台灣,相信房價持續增長的人,比例比大學以上學歷還多,因為台灣的房價幾乎很少修正,如果有,可能是2014後才比較有感覺,這個感覺大概跟量化寬鬆後2011年的金價差不多。也因為這樣,會專心存股的就少,但我確實發現,在股市能長期獲利並累積到恆產的,這些人房地產都賺錢,相反卻不然。


台灣的房價跟租金收益相比,報酬確實很低,這用價值投資的概念來說,不是房價太高就是租金太低,相對的,台灣上市櫃公司的獲利跟股價就實惠多了,本益比經常性的比香港跟大陸都低,顯然股價是更有吸引力的。我常跟夥伴分享存股跳棋的觀念,讓他們知道用報酬高的證券資產來支付報酬低的房租,其實是不需要費太多力氣的,大概在好的時機買滿兩張床就行了。於是接下去我想延伸算算,如果持續累積證券資產,能有機會買房嗎?


在亞洲相對自由的地區中,香港的房價是最誇張的,但過程中也遇到過幾次大跌,其中1981年那次對香港回歸問題進行談判時,殖民香港對回歸前途產生很多疑慮,房價下跌超過六成,那時候台灣經濟跟香港一樣都還沒狂飆,直到1984年後,台灣進入經濟奇蹟,1987到1989這三年,加權指數從1000多漲十倍,香港房價也開始長達20年大多頭。如果不是當年香港房價崩落、台股千點起漲,報酬效益就會大打折。


香港房價能頂上天,所得也是重要因素,在香港租房子很可能半個月薪水都要繳房租,但因香港薪資所得比周圍都高,還是吸引很多人往香港居留,台灣雖然房租相較下還有上漲空間,但十幾年薪資停滯,已經造成產業、人才外流,卻是無形中的利空,就會對已然低報酬的房價造成壓力。

務實地來說,同樣用現金買資產,放著低本益比項目不買,而去買高本益比,除非他有不會跌的保證,不然市場是否還是存在修正風險?難道台灣房子優於香港,靠信仰就能支撐?也因為台股相對台灣房市,除了現下本益比低報酬高之外,也經歷更客觀的漲跌洗禮,一般人會認為波動大風險高,但就機會而言,撿便宜機會也多,作為得失權衡的兩邊,蹺蹺板孰輕孰重,其實是有客觀衡量標準的。


很多人會用房貸作為買房評估基礎,這是有瑕疵的,因為那是融資成本,計算的基礎應該是淨資本的機會成本,證券如果有7%,買房自住四倍槓桿就會變成(-1%*4),這還是利率最低沒還本金的狀態,買來投資出租,投報要用總價算,低於5%要承擔閒置、家具電耗損、屋齡成長、沒有複利的問題,其實划不來,因此月收一萬的房子若高於240萬,照理說是沒吸引力的,但就算我自己看過近百間房子,也扎實賺到房地產利差,240萬目前拿來市場出價還是會覺得很可笑。


以我推廣的六床存股法,假設證券投報7%,當我們發現一間收租效益有5%的房子,跟六張床的價格相當,於是我們可以賣掉兩張床,大約變現200萬,買下一間600萬的房子,多餘的現金拿來繼續繳房貸,如果租金收益5%一個月收租2萬5,房貸連本帶利大概一樣,其實很划算。如果買來自己住,就把200萬先繳了,剩下400萬有相應的證券資產,一年房貸本利攤約24萬,股息則有28萬,再賺錢去多還本金當存錢,壓力也可以少很多,不用麻煩要以房養老,房子跟股票無論誰漲、漲多少,都是淨資產增加,不會看得到吃不到。

先別急著吃棉花糖,儲蓄一定要有資本概念,禁止動用的就不能消費掉,太早負債或錯把負債當資產,陶醉在負債歡愉中,只怕出來混總有一天要還,落得親痛仇快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