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4日 星期四

羅傑‧漢彌頓的財富原動力





哈囉,我是財商成長會小杜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員工跟老闆
就跟男生女生一樣
注定是有錢跟沒錢的分水嶺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並不適合
只想做自己有興趣的事
卻忽略花時間去了解自己的天賦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堅持
能成功
但內心卻一直很掙扎
到底這樣的努力還要撐多久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付出就能得到
反觀上位者付出了什麼
何以他們卻豐富而令人羨慕???



 

舉個例子吧
如果你喜歡跟人接觸
能在人群中自得其樂
很容易交到新朋友
就應該善用這樣的能力找工作
因為可能動動嘴巴就能賺到錢
而這對於喜歡長時間
分析機器數據的工程師而言
簡直是要他的
也是他無法認同的賺錢方式

於是只要抓出一些線索
我們就可以慢慢了解
到底你是屬於哪一種人
該種屬性的成功者是誰
以這個方向做為事業重心就對了









再舉個例子吧
如果測驗發現屬於外放
但比較自我拘泥
就可能被歸入明星




 

明星的相反屬性就是積蓄者
完全不喜歡曝光的機會主義者



 

我是一位媒合者
這個測驗的維護者是技師

介紹我發現這個測驗的是位明星
如果您對自己的屬性有興趣
歡迎一起進入探討喔 ←點擊了解

也歡迎加我好友  ←點擊拜訪小杜

2014年4月12日 星期六

從就業、鐵路、公路看房市


曾經政黨輪替在台灣很新鮮,但還有更新鮮事情就是人口減少!
從二戰以來的蓬勃發展現代化,讓我們無法理解什麼叫衰退。
就在我們苦無解決方針,整天咒罵政府的時候
低出生率已經開始闖進校園,使師資問題浮現
也迫使樂觀的退休、社福編制慢慢成為國家型龐式騙局
政黨可以再次輪替,但人口變化就像航空母艦,無法急轉彎




 

本文試圖從「衰退」這個預設,去思考房市未來
先解說衰退的意涵,參酌各縣市就業數據
輔以鐵、公路運量、位置進行比對,希望呈現大概輪廓。

一直以來,主張崩壞的專家很多,但鄧肯的研究令人驚豔
他的推論讓韓國、中國相繼超越台灣有了根據
主張以人口作為經濟主體,計算其消費變化之增減
最後得到經濟成長趨勢大體落後人口成長趨勢46年之結論(P32)
而台灣的消費頂峰落在2009-2010間(P12)
一國的消費與股市變化,尚須考量貿易網絡
但對購屋需求而言卻提供很強的獨立參考價值
亦即我們將開始嚴肅面對房地產不會擴張的事實


               

鄧肯表示陷入經濟懸崖後的購屋策略
市區是很重要的考量(P110),且人口要移入並成長(P114)
於是筆者從各縣市資料查閱
為了避免有戶口無勞動的情況
還特別挑選「就業人口成長率」做指標
以全省成長率做為平均數
將近10年就業人口成長率超越平均數的抓出來

北部:新北市、桃園縣、新竹縣、新竹市
中部:台中市
南部:嘉義市
外島:澎湖縣、金門縣

裡面意外沒有台北市跟高雄市
顯然這兩個都市的成長已顯露疲態
若人口總量不再上昇,除了上述黃金區域
還有哪些地方能積蓄暴衝的可能性?
外島的出現也令人訝異玩味


           

有了縣市基礎後
第二項擷取民國102年最新台鐵整年度的客運量
假定這差不多就是極限的話
雖然統計資料2025年台灣人口才會零成長
但遞延現象應是壽命延長的結果
分析運量會發現幾個現象:

台北運量接近2500萬,若加進轄區的松山即達3100萬
桃園加中內壢亦逼近2500萬
大者恆大,顯示台北市依舊有很強的吸納力
桃園中壢的實力非常堅強

近一步觀察這些大都會對週遭的影響
中壢成功結合桃園
萬華明顯被兩強瓜分
苗栗也呈現瓜分遠輸新竹的780萬


          

很團結的則像台中獨大有930萬的運量
很慷慨的則有台南自己900萬
北邊的新市永康大橋也都有100萬水準

反觀高雄760萬運量就顯得不多
其中重要原因就在高鐵所在新左營的230萬

且看台鐵專搭支線
新竹的六家93萬、台南沙崙71萬,新烏日更高達181萬
這些運量顯示了共構的強度,也是台北板橋獨霸之因
可見高鐵營運雖不佳,但沒有共構的都會將面臨考驗

最後我們取北北桃竹、台中,附帶台南、高雄
這幾個都市的國道交流道做比對
將靠近上述大都會的交流道抓出

台北:南港、圓山、台北
新北:汐止、中和、土城
桃園:桃園、內壢、中壢
新竹:竹北、新竹
台中:大雅、台中、南屯
台南:新市、永康、台南
高雄:鼎金、高雄、中正




會發現國道幾乎是都會區外環角色
其中不乏早期是工業角色
在人口擴張下逐漸興起的
或者扮演郊區運輸,慢慢成為交通樞紐
北部較多原先工業區移開後重劃
反而成為新興建案指標,拉高人口胃納
南部的國道似乎較貼近他們生活
其中新市還有兩條國道包夾
打通進去又有鐵路,形成另一種特殊運輸網

房子難道一定要買市中心?
如果能讓房子產生正現金流
例如店面、倉儲、辦公等等的話
或許不太需要擔心跌價問題
但具強大現金流的投資標的
卻往往具備高度人流、物流,或者價值

地段在未來將賦予各個地區形成拉人大戰

獻給所有思考房產的朋友們
也歡迎樂於房市投資的朋友一同深入探討

2014年4月5日 星期六

新竹看屋記實─機械車位


屋齡20年左右
也就是民國80幾年蓋的電梯大樓
有很多都是機械車位
似乎當時是個被認可的新型態
近幾年的超高大樓則鮮少再推出

平移跟升降兩大宗
又以升降較多也看來較危險
以往住頂樓怕電梯間馬達很吵
住中間怕中繼機房
住低樓層怕汙水設備、發電機
再加個機械車位
恐怕雜音還不少
這也是Sway為什麼說看屋要靜坐的原因吧 XD

看了超過50間房
第51間隔了蠻久
位於南大路的大套房
當初在電話中聽到價格
我就跟仲介表明
去看看但不會開價
因為價格差太遠
沒想到仲介也真的跟我去敘舊的
產調表都沒帶(OS我的天呀)

到地下室看車位時
只有B1停了兩台車
B2整個空蕩蕩只剩升降平台
仲介說屋主的車位在B2電梯口右邊下方
一看過去就像被埋起來
而且大樓車庫入口也是機械平台
也就是說將車開上機械平台時
下方足足2層樓高
其中B2更是奇葩
車道上也有車位在上方
從B2開車出去不但要經過別人車底
還要玩大怒神

整個機械比例很重
屋主說有在找廠商談維修
我曾經在竹北看過一棟
只有入口是機械平台
社區就不願意維修了
這個物件維護費絕對三四倍以上
還不涉及愛車停放的高風險問題

這也是何以價格會過高的原因
畢竟不能使用的車位
就只是墊高成本、攤平單價
對買方完全沒有好處
如果機械比重這麼大
一個車位的權狀計入還大於5坪
我想屋主也很可憐
被建商害得很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