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我銀行股,我知道銀行大好的時代,是國壽登上天價的時代,那時候經濟成長快速,銀行利率很高,簡直是踩了煞車還是破百的經濟榮景。目前的經濟狀況,就台灣跟國際來說,都不復當年。
根據傳統經濟學,市場會自我調控,一般市場調控價格,銀行則調控資金,市場過熱就提高利率降溫,市場衰退就降息刺激。雖然銀行扮演了神的角色,但經濟市場依舊起伏不定,甚至依舊走向不理想的方向。
做生意常說和氣生財,雖然財來財去,到底就是價值交換。銀行作為潤滑劑,提供金錢保護,另一方面也提供槓桿資金,讓賺錢的人有地方放,讓投資的人快速到位。
只是幾年下來,貨幣發行越來越多,薪資越來越低,利率也越來越低,一般人民生活越來越困難,就保護資產跟提供資金這兩大原始功能來說,放銀行漸漸形同慢性剝削,向銀行借款的難易,也與自有資金多寡成正比,形成反向待遇。其實翻開台灣金融弊案史,你會發現有錢人一旦信用瑕疵,其災綿延才足以動搖根本,偏偏這些虧空,往往不是銀行在承擔。台灣人已經很久沒遇過擠兌了。
聽過我講銀行的朋友就知道,經營銀行本身就有槓桿優勢。近來利率偏低,就跟商品跌價一樣,中間收支利差變薄,要賺到跟以前一樣的錢,就必須另闢財源,販售更多金融商品或收租。銀行錢很多,但債也很嚇人,這跟他們對有錢人很好的邏輯一樣,有錢就能借錢。
但跟一般行業差異也在這,每個行業有自己的技術,同行都不見得了解,銀行卻必須評估它的技術到底好不好,能借他多少錢,這也很絕。如果你看台灣一堆大公司名下都沒有不動產,銀行卻可以無抵押借一堆錢給公司,就知道差別待遇在哪。
根據經濟部對中小企業的定義,台灣的銀行應該都不算中小企業了,也就是說銀行提供的工作機會是2080法則的少數,目前還在如火如荼推行精簡,當它的小存戶已經越來越難,未來領他的薪水也越來越難。企業主為了留員工,不願意教你理財,缺錢才會一直上班,銀行似乎也這麼想。
如果問我銀行股,要當他的股東,我是否了解它,從財報到金流,從以前到現在,它的想法讓我很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