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跟朋友到山上挖苗
一開始只學辨認葉片
挖到的苗大概也都手掌大
我問朋友這苗會長多大
他說我們正在這種樹下挖!
一看其實不小有一樓半高
後來才知道是苦茶樹
挖完到附近苦茶油工廠看看
也順道多問些問題
多了解一下這個產業
廠方人員說他們早期是代工
現在上下游整合
就有部分自己的加工品
每次加工要五千斤
這個數字可不小呀!
於是很多農民
乾脆採收賣給工廠
只是我們從苗木要到收成
起碼要等三年
每年也只收一次
朋友問廠方多大地可收五千斤
他們說不一定
農業看天吃飯
就算沒天災
豐收歉收還是差距大
--------------------------
這讓我想起很多投資
如果從樹苗經營
利潤會超乎我們想像
一般人會選擇種菜
快快長大快快收成
因為等回報的時間也超乎想像
經營、工作的差異跟務農很像
工作收入可以預估
於是你要怎麼花怎麼買很方便
經營就有大小月
不認真比上班慘
一下賺很多不懂配置還是慘
最後苦茶的榨油
其實跟古早碾米廠類似
要地主量多到開碾米廠
感覺蠻天方夜譚的
但如果幫忙幾個地主
湊出一間碾米廠就很有機會
我在挖苗天氣晴
不知道您看出了什麼
2016.12.20杜偉新
現金流心得─我是蜘蛛
從小我就是一隻很勤勞的蜘蛛
每天都努力織網
希望在畢業前織的網夠大
可以捕捉到足以為生的食物(握~)
畢業後我打開我的大網
卻發現我的網在風的吹動下
會搖擺
突然看到同伴失業了!!!(驚~)
網子破了大洞
覺得我的網晃的更勵害…
躲在網中央的我
不安的動了動八隻腳
卻還是停在原地
我迷路了
我不知道離開網子後
自已該往哪爬
就這樣每天隨著網子在空中擺盪
直到有一天
一個失業
狠狠撕毀我的絲網
我才驚覺原來我的網真的不夠牢固
被迫離開網子的我
抬頭看看天空
看到很多同伴跟我一樣
固執的守在網裡
隨風起舞
我獨自爬行
爬向人煙稀少的樹林
才發現原來森林的食物更多~
我開始在不同地方織網
終於得到了源源不絕的食物
By~~成長會生命靈數指導員 靜儀
2016年12月15日 星期四
盤點資產
註解:
資產是自己的價值/門路是透過朋友的能力延伸
資產是自己的價值/門路是透過朋友的能力延伸
(資產用金流認證,門路用黏著度認證)
●是有金流流入
●是有金流流入
◼是靠組合可以活化
老家房子
年金壽險●
股票●
未上市股票●
實體黃金
畸零地◼
摩托車(腳踏車都可以扣悠遊卡了)
7%俱樂部●
熱水器電源技術●
公寓大廈技術人員證照●
信託業務人員◼
摩托車(腳踏車都可以扣悠遊卡了)
7%俱樂部●
熱水器電源技術●
公寓大廈技術人員證照●
信託業務人員◼
投幣展示機電路
順流致富自創題目
順流致富自創題目
超便宜門號
新竹凶宅資料
財商書摘要資料庫◼
新竹凶宅資料
財商書摘要資料庫◼
老闆地理學走讀◼
======
※門路(別人/體驗經濟)
高CP保險
屋頂出租發電
※門路(別人/體驗經濟)
高CP保險
屋頂出租發電
八字解析
債務催收
臨時演員(鼓勵別人有專業也算)
債務催收
臨時演員(鼓勵別人有專業也算)
筆電保固客服
喝咖啡辦展覽
喝咖啡辦展覽
安養信託
新屋驗屋
無固定雇主勞保
團購主培訓
表達訓練
歌唱課程
定期增刪,就會對資產選擇與塑造更專業
定期增刪,就會對資產選擇與塑造更專業
2016年11月17日 星期四
一位思想者商人的財商心得
韓第《你拿什麼定義自己》,這本書近兩年啟發我最大,我試圖去思考,當初測量用電的工藝展堂,對我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我要去做?當中我學到找夥伴一定要找有熱情的,不然再多規定跟鞭策都沒用。後來我到竹北創立了成長會,一辦六年到今日,開始有較多朋友看到我的熱情,成長會沒賣東西,也沒賺會員的錢,有些朋友就不太懂,辦這個要做什麼?直到今天還有這個疑問,是我最大的欣慰,至少認識我的朋友,不會說成長會騙錢。這六年來,已有不少財商公司或團體,都因為禁不起金錢考驗,成員大量週轉乃至黑掉。於是乎,愛惜羽毛也成為我投資的指標,聽過我俱樂部分享的人都知道,我投資看重老闆,身為大老闆有作為很基本,但有操守就不容易。
從體制、社群、單位等範圍去觀察,我發現人是靈魂,要移動這些靈魂,除了金錢、利益,其實還有友情、目標。最早我在改裝熱水器電源時,我的股東完全沒能幫我推銷出去,只有我一位高中同學,突然有天打電話問我,可不可以開發票,他想到他朋友在摩斯當區經理,熱水器可能都會有需求。因為這個相知相惜,我成長會早期聚會也都辦在他家,甚至為了推廣,他還接受我的建議投資廣告面紙,還一起到菜市場發。其實當初如果我們面紙是廣告熱水器電源也就算了,為求能持續跟房地產有接觸,我廣告的是打掃!半年後他調到小夜班,打掃工作就回到我身上,幸運的是成長會認識的朋友願意協助我,非常感謝那些日子陪我一起打掃的夥伴,目前我們也是理財的核心成員。後來偶爾有人好奇,怎麼投資我們的核心,我仔細回想,能投資進來的都是先看人,而不是先看錢。
網路科技,可以讓服務無遠弗屆,甚至化腐朽為神奇,但似乎無法取代人與人的信任,因為時空依舊有限制,讓你無法完整評判一個人。我很大比例的朋友是不特定場合認識的,像理財聚會上的凱臨、港都、廖理事長;現金流的建中、致君;商務會議的侑疄、聖傑大哥等,單純從網路認識像財務改造的有輝、昱增、楊馨老師,能真的變熟的確實較少,後來越來越大比重是來自股票分享,包括育儒兄、重佑、倉昇、嘉鴻兄,以及成長會認識的靜儀、定諺。對一般人而言,應該同學跟同事佔大宗,早期的我也是,號召任何活動都是同學跟同事,這樣的情況在我參加其他聚會、辦成長會、甚至公益分享後有很大的改觀。友誼的背景更多元,接受到的刺激也更多。
人脈就是錢脈,但朋友不是越多越好,畢竟錢是賺不完的,但好朋友卻有限。以前在職場,總覺得同事來去不是我能控制的,後來工藝展堂股東拆夥、成長會成員減少、俱樂部會員退出,這些我找來的朋友,他們的離開都曾讓我反思是否做得不好。一開始我以為是目標不同,那就隨緣聚散吧,思考比對身邊很好的朋友才曉得,還有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互動!無法週期性、收穫性互動,就會慢慢失去交集。單一方的持續灌輸、資助,無法持之以恆,這也是很多商業行為無以為繼的主因。所以成長會前六年我一直希望大家都能分享,這是互相的概念,後來的俱樂部,則是希望把我的價值,週期性提供收穫給需要的朋友,事實證明俱樂部成員多過成長會,後者商業模式更好、更進步。
2015年夏天,我辭掉單一薪資、俗稱工作的物業副理,朝認識更多元的人、取得更多元收入前進。過程中的財務之路是艱辛的,還好我對安全的認知還符合創業家的標準,感謝最親近的親友允許我的價值觀、感謝自己有毅力地審視財務狀況,讓這條郊道走來有驚無險,感謝幸福田居讓我接續熟悉又饒富業務的房管兼職,也感謝林庚慶老師提供我學習股票進階的助理職務,雖然今年五項收入的願望沒有達成,但我會繼續努力。目前成長會聚會新模式已有腹案,俱樂部將擴大服務內涵,讓更多想發展自我價值的人更緊密鏈結,或許這會更貼近成長會的初衷。拒絕零和的最佳體現,就是投資自己、藏富於友。
讀完這篇文章,可能不會馬上有錢,但一定能提升智慧,因為此文源於一位思想者商人,用他不算短的時光勇於實踐而淬煉的心得。
本文將同步刊登於【財商成長會六周年刊物】
2016年11月12日 星期六
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
創客資源平台募集
創新事業對新世代是迫切卻困難的事,在舊經濟不斷崩壞的當下卻又不得不為,我們希望提供一個讓創客可以減少資本支出,又能腦力激盪、擴大能見度的空間,於是發想這樣的募集想法。初步集合創客,待物資逐步到位即有屬於創客們獨立的空間。
每位創客不單有自己的技能與資源,更能透過分享,讓更多資源加進來,這也是關係企業運作的原理。
核心概念:
簡化生活把需要與目標釐清出來,捨棄多餘佔有,經營可服務的價值。
重新審視物命,減少閒置,再造其新價值,或兌換有需要的東西。
佔有為自己所用多為負債,開放讓理念相通者共用則為資產。
當下經濟面臨高齡化與貨幣貶值的雙重停滯,確實有必要重整過去認為理所當然的經濟行為。我們希望降低貨幣交換的量化交易,試圖集中閒置物導入個人故事,需要物品者在挑檢時不是看標價,而是傾聽原持有人,提供交流與價值交換,而這樣的交換物,也可能不需再成為個人獨佔。
短期:
希望透過諸位網路創客集結,執行身邊物品審視,把不需要(可供公用)的東西提供出來,並說說自己的故事。產生一個創客專長與物品並列的網路空間。
中期:
萬物皆有價值、皆可交換,逐步列出創客市集需要的營運物資,向集結者群募,包括攝影工具、電腦、儲存設備、技術人才,乃至協助志工、實體空間等。
目標:
創客市集一樓陳列創客圖像簡介(各種具未來需求的專業)、以及公共物提供者介紹,中間設計成百用空間供不同主題說明舉辦,亦可場地出租。樓上提供創客值日生居住、日租房間或創客個人辦公小空間。
資源
|
應募共享員
|
附加交流技能
|
書籍
|
小杜
|
存股、竹北租屋、商家部落格
|
攝影資源
|
||
電腦
|
||
家具
|
||
空間設計
|
||
老透天
|
||
餐飲類
|
||
專題講師
|
||
養生教育
|
||
廣告相關
|
||
遺贈實務
|
相關表格
1.創客簡歷、自我價值的心路歷程
2.創客公用物
3.物命審視紀錄表
4.價值交換紀錄表
2016年9月17日 星期六
2016年9月12日 星期一
強效銷售重點
傑.亞布罕(Jay Abraham)
有興趣可以網路找找他的來歷
================================
【3種擴大企業業務的途徑】
1.新客戶
2.增加購買額
3.重覆購買
【7個出色行銷的潛在途徑】
1.隱藏的資產
2.被忽略的機會
3.成效不好的工作
4.被低估的關係
5.未被充分利用的分銷管道
6.未被充分利用的銷售系統
7.不熟知的行銷方法
【25個行銷策略 】
1.列出你目前和過去的客戶名單
2.不要把資金浪費在無用的廣告
3.繼續銷售
4.維持繼續銷售
5.使用風險逆轉
6.引導客戶向上銷售
7.銷售,再銷售
8.充分利用"主客兩益"的關係
9.利用你競爭對手的資源與利潤
10.提供更廣泛且長期的保證與激勵政策
11.預先鎖定銷售
12.大膽採用你的成功理念
13.在首次行銷即製造突破
14.測試你的價格
15.重新定位
16.整併購買客戶
17.減少你的管理費用
18.勿自決後路
19.避免市場行銷的駝鳥理論
20.只寫會得到直接響應的廣告或銷售信函
A (attract ):製造一些有吸引的話題、標語、slogen
I (interest):引發客戶的興趣
D (desire):讓客戶產生想購買的渴望
A (action) :使客戶行動購買
21.寫上具有吸引力的標題
22.量化分析
23.不要孤注一擲
24.讓你的客戶為你做推薦
25.正確思考你的隱形資產
【21項企業成功的權利定律 】
1.不要抑制你的客戶購買
2.使用試驗-市場行銷學來最大化你的銷售成果
3.創建並從UPS中獲利 ((UPS:Uniqe Sales Point))
4.在推薦中成長
5.逆轉風險
6.質量永遠放第一
7.與大企業合作
8.根據業績支付報酬
9.英明的資產管理
10.借用成功策略
11.主動推銷比被動推銷的效果更好
12.使用非廣告宣傳(不小心帶到)
13.發現並利用將一次性客戶轉變為終身買家
14.發現你的帳外資產
15.成攻推銷的七個關鍵
吸引潛在客戶的注意
揭示產品吸引力
說明的事實依據
證明事實
列出產品的優勢
如何購買
如何馬上訂購
16.搶先優勢
17.借助他人的資金運作
(OP原則:OPT、OPM、OPB、OPR、OPE、OPL)
18.事半功倍
19.採用直郵
20.開發多項收入來源
21.了解你的特殊領域
【21種行銷錯誤】
1.對所有的行銷計畫沒有做測試
2.實施機構是廣告
3.企業形象模糊
4.沒有周邊產品和服務 (盈利的輔助商品)
5.對客戶需求和要求缺乏了解
6.解決企業問題而非一昧價格戰
7.讓客戶認為合作是困難的事情
8.不告訴你客戶"原因"
9.終止還在發揮的行銷活動
10.行銷時沒有特定目標群的潛在客戶
11.沒有獲得客戶資料
12.沒有制訂戰略
13.沒有行銷或售後系統
14.沒有在行銷中使用網路
15.在銷售時信口開河
16.一成不變
17.不將利潤用於投資
18.沒有了解與運用客戶的終生價值
19.未有效利用身邊資源
20.將行銷與銷售視為單項業務
21.未與他人合作
2016年9月2日 星期五
2016權證再體驗
兩年前剛接觸權證時
那年我就依老師說的開始找標的
進行除權息套利
當然也聽朋友更早一兩年就開始玩
有人賺到錢、有人賠
當年買賣結果請看→〈權證初體驗〉
當年賠的標的多、賺的少
但還好最後一筆壓比較多
總結小賺
也因為權證花這麼多心思只小賺
不確定性很高
隔年我就不玩了
2016年因為扣抵稅額減半
多數大股東都為了避稅
有除權息前賣壓
除權息後再買回的買盤
所以我決定再進場試試
今年就很簡單
只玩前年最後有賺的標的
也很簡單依老師分享的挑一檔權證
沒有參加任何群組
結果扣掉手續費報酬率26%
算是沒浪費之前的經驗
越來越多人知道可以這樣玩
但也因為這樣
市場其實會悄悄改變
這當中當然有要遵守的紀律跟策略演進
但就只是小玩
我還是喜歡人少的地方
那年我就依老師說的開始找標的
進行除權息套利
當然也聽朋友更早一兩年就開始玩
有人賺到錢、有人賠
當年買賣結果請看→〈權證初體驗〉
當年賠的標的多、賺的少
但還好最後一筆壓比較多
總結小賺
也因為權證花這麼多心思只小賺
不確定性很高
隔年我就不玩了
2016年因為扣抵稅額減半
多數大股東都為了避稅
有除權息前賣壓
除權息後再買回的買盤
所以我決定再進場試試
今年就很簡單
只玩前年最後有賺的標的
也很簡單依老師分享的挑一檔權證
沒有參加任何群組
結果扣掉手續費報酬率26%
算是沒浪費之前的經驗
越來越多人知道可以這樣玩
但也因為這樣
市場其實會悄悄改變
這當中當然有要遵守的紀律跟策略演進
但就只是小玩
我還是喜歡人少的地方
2016年8月13日 星期六
小心財「爆」地雷
買股票當股東最重要的就是股權
所以要觀察的東西
其實就以股權為核心展開
像我比較關注的:
董監狀況
股本變化
後來我發覺有不容易察覺的股本異常
算是隱藏性地雷
一個是可轉換公司債(←有內文)
因為它不會馬上反應出來
而且董事會可以自行決定
(還有一個是透過併購自肥)
直到有次台中朋友詢問我
有一家他們投資的公司都沒起色
到底要不要斷尾求生
我看了該公司財報驚呆了
公司明明有賺錢
毛利、營益都還可以
為什麼EPS這麼難看?
發覺似乎是卡在少數股權這塊
而且少數股權誇張的是
就算沒賺錢也要分酬勞
看了一下資產負債表
很難相信
少數股權增加速度比股本快
甚至最後還超越股本
這應該是異形繁衍了吧
難怪股東權益被吸乾
可見少數股權的發行
也是一顆隱形地雷
這個例子比較恐怖罷了
所以要觀察的東西
其實就以股權為核心展開
像我比較關注的:
董監狀況
股本變化
後來我發覺有不容易察覺的股本異常
算是隱藏性地雷
一個是可轉換公司債(←有內文)
因為它不會馬上反應出來
而且董事會可以自行決定
(還有一個是透過併購自肥)
直到有次台中朋友詢問我
有一家他們投資的公司都沒起色
到底要不要斷尾求生
我看了該公司財報驚呆了
公司明明有賺錢
毛利、營益都還可以
為什麼EPS這麼難看?
發覺似乎是卡在少數股權這塊
而且少數股權誇張的是
就算沒賺錢也要分酬勞
看了一下資產負債表
很難相信
少數股權增加速度比股本快
甚至最後還超越股本
這應該是異形繁衍了吧
難怪股東權益被吸乾
可見少數股權的發行
也是一顆隱形地雷
這個例子比較恐怖罷了
2016年5月7日 星期六
2016年5月4日 星期三
投資與事業評估
【成長會創業團隊】會針對不同投資案
依據2014年底刊物所載評估方式
進行審慎且持續的評估
2014年
股票IPO募資------詢問專業,擱置
電動車加電站業務------嘗試無結果
台南地產合夥------團隊距離因素,擱置
桃園大有地產合夥------後續被買走
黃金定存單------投資物本質問題,擱置
旅遊商機------尚待商議
中人房產機會卡------物件價位高,保持關注
健康環保產品組織------市場有需求,立基研議(破解)
購物S平台組織------轉關注組織文化,納合作
太陽能售電------評估中
新竹教育大學代租機會------無本業人員,擱置
權證除權息------券商隱波率問題轉保守
苗栗大埔------資金問題,擱置(台積電不設場)
背包客商機------轉電商平台求解
電商放款------大陸影子資金疑慮重
湖口建案------投資撤回
創貸事業------合作暫停
槓桿保單------已購買轉介
健康配件團隊------發展大陸組織未果
澳門賭場投資------介紹人問題,擱置
霜淇淋合作模式------無立基擱置
2015年
海外IPO------合作中
抵押權收益------關係問題
竹北三民透天------負債比與趨勢考量
魚菜實作、溫室實作------暫時停擺
服務評鑑商機------納入轉介備案
健康檢查------合作中
租賃管理------小杜執行中
購物P平台組織------組織擱置
港澳身分商機------可深入了解
黃金定存單2------投資物本質問題,擱置
私募窗口------夥伴執行中
債權商機------執行難度停擺
2016年
火鍋商機------組織類擱置
期貨操作------關係問題
文創園區------負責團隊怪異
天然肥料群募------保持聯繫
二類電信商機------保持聯繫
債權處理------夥伴執行中
集資抽籤------夥伴執行中
教育機構募資------資金不足暫緩
商辦證券化募資------台中團隊很神祕
包租整體提升計畫------執行停滯中
財務改造平台計畫------小杜執行中
竹北飯店透天------業者已捲款
票券商機------金額風險問題擱置
販賣機系統------朋友了解中
依據2014年底刊物所載評估方式
進行審慎且持續的評估
2014年
股票IPO募資------詢問專業,擱置
電動車加電站業務------嘗試無結果
台南地產合夥------團隊距離因素,擱置
桃園大有地產合夥------後續被買走
黃金定存單------投資物本質問題,擱置
旅遊商機------尚待商議
中人房產機會卡------物件價位高,保持關注
健康環保產品組織------市場有需求,立基研議(破解)
購物S平台組織------轉關注組織文化,納合作
太陽能售電------評估中
新竹教育大學代租機會------無本業人員,擱置
權證除權息------券商隱波率問題轉保守
苗栗大埔------資金問題,擱置(台積電不設場)
背包客商機------轉電商平台求解
電商放款------大陸影子資金疑慮重
湖口建案------投資撤回
創貸事業------合作暫停
槓桿保單------已購買轉介
健康配件團隊------發展大陸組織未果
澳門賭場投資------介紹人問題,擱置
霜淇淋合作模式------無立基擱置
2015年
海外IPO------合作中
抵押權收益------關係問題
竹北三民透天------負債比與趨勢考量
魚菜實作、溫室實作------暫時停擺
服務評鑑商機------納入轉介備案
健康檢查------合作中
租賃管理------小杜執行中
購物P平台組織------組織擱置
港澳身分商機------可深入了解
黃金定存單2------投資物本質問題,擱置
私募窗口------夥伴執行中
債權商機------執行難度停擺
2016年
火鍋商機------組織類擱置
期貨操作------關係問題
文創園區------負責團隊怪異
天然肥料群募------保持聯繫
二類電信商機------保持聯繫
債權處理------夥伴執行中
集資抽籤------夥伴執行中
教育機構募資------資金不足暫緩
商辦證券化募資------台中團隊很神祕
包租整體提升計畫------執行停滯中
財務改造平台計畫------小杜執行中
竹北飯店透天------業者已捲款
票券商機------金額風險問題擱置
販賣機系統------朋友了解中
2016年4月24日 星期日
如果問我銀行股
如果問我銀行股,我知道銀行大好的時代,是國壽登上天價的時代,那時候經濟成長快速,銀行利率很高,簡直是踩了煞車還是破百的經濟榮景。目前的經濟狀況,就台灣跟國際來說,都不復當年。
根據傳統經濟學,市場會自我調控,一般市場調控價格,銀行則調控資金,市場過熱就提高利率降溫,市場衰退就降息刺激。雖然銀行扮演了神的角色,但經濟市場依舊起伏不定,甚至依舊走向不理想的方向。
做生意常說和氣生財,雖然財來財去,到底就是價值交換。銀行作為潤滑劑,提供金錢保護,另一方面也提供槓桿資金,讓賺錢的人有地方放,讓投資的人快速到位。
只是幾年下來,貨幣發行越來越多,薪資越來越低,利率也越來越低,一般人民生活越來越困難,就保護資產跟提供資金這兩大原始功能來說,放銀行漸漸形同慢性剝削,向銀行借款的難易,也與自有資金多寡成正比,形成反向待遇。其實翻開台灣金融弊案史,你會發現有錢人一旦信用瑕疵,其災綿延才足以動搖根本,偏偏這些虧空,往往不是銀行在承擔。台灣人已經很久沒遇過擠兌了。
聽過我講銀行的朋友就知道,經營銀行本身就有槓桿優勢。近來利率偏低,就跟商品跌價一樣,中間收支利差變薄,要賺到跟以前一樣的錢,就必須另闢財源,販售更多金融商品或收租。銀行錢很多,但債也很嚇人,這跟他們對有錢人很好的邏輯一樣,有錢就能借錢。
但跟一般行業差異也在這,每個行業有自己的技術,同行都不見得了解,銀行卻必須評估它的技術到底好不好,能借他多少錢,這也很絕。如果你看台灣一堆大公司名下都沒有不動產,銀行卻可以無抵押借一堆錢給公司,就知道差別待遇在哪。
根據經濟部對中小企業的定義,台灣的銀行應該都不算中小企業了,也就是說銀行提供的工作機會是2080法則的少數,目前還在如火如荼推行精簡,當它的小存戶已經越來越難,未來領他的薪水也越來越難。企業主為了留員工,不願意教你理財,缺錢才會一直上班,銀行似乎也這麼想。
如果問我銀行股,要當他的股東,我是否了解它,從財報到金流,從以前到現在,它的想法讓我很迷惑。
2016年3月2日 星期三
小時候VS長大後
小時候想買東西
先從爸爸媽媽挑容易下手的
可能是爸爸也可能是媽媽
然後開始吵鬧
如果其中一方不買
換吵另外一位
如果雙方聯合起來就知道大勢不妙
通常他們的上面(爺爺奶奶)很管用
真的不行就只能大哭一場
然後記起來等親戚出現時表現可憐的樣子
至少父母會被唸
===============================
長大後工作很累沒錢
算了吧老闆就是這樣
然後開始跟同事一起罵老闆
大家都一起罵
回去後各自看電視
看著電視罵政府
罵是因為不能哭
然後親戚來了趕快轉移話題
星期一繼續乖乖工作
2016年2月12日 星期五
那些年我帶的成長會(節略版)
財商成長會四年了,高中畢業生都將大學畢業,換算這將近1500個日子,即是人生奮鬥時間的十分之一了。兩年前首期刊物發刊,我回首當時召集的心路歷程,覺得是人生的大轉彎,也是命運的新開始,但我始終相信,人生雖然片斷,依然相連相續。曾經追求的東西,在新的階段,固然放下以致塵封,但卻不會消失不見。
羅伯特清崎的第一本書,當時一心想進出版社,這本紫色書就當是出社會前的小小佐料吧,沒想到卻讓我看見財富與知識的內幕。隨後金融海嘯的發生、社會的巨變,工作輾轉、思索綿延,初次閱讀後的四年,我成立了財商成長會。如今看遍理財叢書後,重拾紫皮,驀然八年的匆匆,同一本書顯影的財務圖像是那麼不同,我已從憤憤的階級青年,轉換為戮力成長的執行者。
兩年前,成長會六位夥伴的心得,為一年的現金流聚會與一年的固定分享做了評語。四週年的當下,我希望承先啟後由會內新夥伴接續分享,透過不同的視角讓大家認識成長會。相較於前兩年,我們在分享上加入了更豐富的外部元素,豐榮銀幣張董、霸王卡有輝兄、股市包租公的張智勝老師,以及國泰人壽黃國華講師,提升我們不同面向的知能。特別是創業領域,我們的夥伴創立了職業工會,本人也將財報資訊升級服務為7%俱樂部,已實踐多年的工藝展堂,優化其現金流導入清潔領域。這些刺激與創新,使成長會慢慢由管道提供,進階到團體互惠。
另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差異,就是我們得到很多投資消息。前兩年的成長會,以理財主題的聚會為主,大家彼此熟識,交流特定理財主題。後兩年的成長會,因為理財共識累積,有較多理財興趣的夥伴加入,他們擁有較專業的財務知能與關係,也使成長會得到更多資源火花。於是,友情之外,判別是否投資就成為另一個重要課題。就個人淺見,優勢評估、風險掌控、適合程度、原則與信任,是重要審視項目。很多案子很棒,但就是不適合自己,諸如資產規模、合作磁場等,尤其是業務型商機,通常要投入自己的時間跟人脈,是否具備充足的動機跟個性,才是成敗關鍵。
(中間節略)
這些日子,我有幸能以好學深思的態度經營成長會,慢慢在財報、公司治理、金融真相、人口趨勢上得到些啟發。特別是近期延伸思考了幾個世代間,發現價值的轉換有如板塊移動,這當中隱藏許多資本家的手,透過個人可支配時間與金錢,就會慢慢發現這個祕密。未來,我會慢慢將這些發現跟身邊朋友分享,而他們也會回饋新見解或印證我的說法,最重要的,是透過這樣的實踐,真假將被分辨出來,沒有丟掉假的議題,財富與成功不會來臨!也與所有一起奮鬥的夥伴共勉之。
財商成長會創辦人寫於四週年第二本刊物 2014.11
羅伯特清崎的第一本書,當時一心想進出版社,這本紫色書就當是出社會前的小小佐料吧,沒想到卻讓我看見財富與知識的內幕。隨後金融海嘯的發生、社會的巨變,工作輾轉、思索綿延,初次閱讀後的四年,我成立了財商成長會。如今看遍理財叢書後,重拾紫皮,驀然八年的匆匆,同一本書顯影的財務圖像是那麼不同,我已從憤憤的階級青年,轉換為戮力成長的執行者。
兩年前,成長會六位夥伴的心得,為一年的現金流聚會與一年的固定分享做了評語。四週年的當下,我希望承先啟後由會內新夥伴接續分享,透過不同的視角讓大家認識成長會。相較於前兩年,我們在分享上加入了更豐富的外部元素,豐榮銀幣張董、霸王卡有輝兄、股市包租公的張智勝老師,以及國泰人壽黃國華講師,提升我們不同面向的知能。特別是創業領域,我們的夥伴創立了職業工會,本人也將財報資訊升級服務為7%俱樂部,已實踐多年的工藝展堂,優化其現金流導入清潔領域。這些刺激與創新,使成長會慢慢由管道提供,進階到團體互惠。
另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差異,就是我們得到很多投資消息。前兩年的成長會,以理財主題的聚會為主,大家彼此熟識,交流特定理財主題。後兩年的成長會,因為理財共識累積,有較多理財興趣的夥伴加入,他們擁有較專業的財務知能與關係,也使成長會得到更多資源火花。於是,友情之外,判別是否投資就成為另一個重要課題。就個人淺見,優勢評估、風險掌控、適合程度、原則與信任,是重要審視項目。很多案子很棒,但就是不適合自己,諸如資產規模、合作磁場等,尤其是業務型商機,通常要投入自己的時間跟人脈,是否具備充足的動機跟個性,才是成敗關鍵。
(中間節略)
這些日子,我有幸能以好學深思的態度經營成長會,慢慢在財報、公司治理、金融真相、人口趨勢上得到些啟發。特別是近期延伸思考了幾個世代間,發現價值的轉換有如板塊移動,這當中隱藏許多資本家的手,透過個人可支配時間與金錢,就會慢慢發現這個祕密。未來,我會慢慢將這些發現跟身邊朋友分享,而他們也會回饋新見解或印證我的說法,最重要的,是透過這樣的實踐,真假將被分辨出來,沒有丟掉假的議題,財富與成功不會來臨!也與所有一起奮鬥的夥伴共勉之。
財商成長會創辦人寫於四週年第二本刊物 2014.11
2016年2月2日 星期二
新竹看屋紀實─後站竹蓮垃圾屋
自從我人生第一間房子買在後站
我就對中古屋、後站
老舊沒落卻市中心的地方有種喜好
我是會投資的人
但我不會見錢眼開到處下斡旋
於是一兩位比較熟識的房仲
久久遇到一次車站附近的物件
就會聯想到喜歡車站附近的杜先生
(不是鐵軌附近喔,不一樣)
這個物件在車站立體停車場附近
新竹當地人比較知道
旁邊有條很小的狗洞機車道
就在出口不遠
只是位於巷子內又彎曲又交叉
直覺只能投資不宜自住
(其實買房還是買自己會住的來投資較好)
果然裡面已隔成五間雅房出租
這種帶租約賣的物件
前陣子很有市場
通常殖利率蠻高
公設如果也能整理好
鄰居關係又不錯的話
(施工偶爾會影響鄰居)
接手的人意願就很高
可惜的就是這間二樓屋齡已35年
不小心看到一位房客
長得跟通緝犯蠻像的
對面門口跟一樓住家門口又都堆滿垃圾
直覺就是被惡意打壓
這樣的屋況比起買物件
我覺得調查這位垃圾山屋主比較有趣
我就對中古屋、後站
老舊沒落卻市中心的地方有種喜好
我是會投資的人
但我不會見錢眼開到處下斡旋
於是一兩位比較熟識的房仲
久久遇到一次車站附近的物件
就會聯想到喜歡車站附近的杜先生
(不是鐵軌附近喔,不一樣)
這個物件在車站立體停車場附近
新竹當地人比較知道
旁邊有條很小的狗洞機車道
就在出口不遠
只是位於巷子內又彎曲又交叉
直覺只能投資不宜自住
(其實買房還是買自己會住的來投資較好)
果然裡面已隔成五間雅房出租
這種帶租約賣的物件
前陣子很有市場
通常殖利率蠻高
公設如果也能整理好
鄰居關係又不錯的話
(施工偶爾會影響鄰居)
接手的人意願就很高
可惜的就是這間二樓屋齡已35年
不小心看到一位房客
長得跟通緝犯蠻像的
對面門口跟一樓住家門口又都堆滿垃圾
直覺就是被惡意打壓
這樣的屋況比起買物件
我覺得調查這位垃圾山屋主比較有趣
![]() |
| 有沒有人在呀? |



























